教育輿情監控分析:上海涉事學?;貞獑柧砩娲罅孔詺热?/h2>
11月18日下午,有網傳消息稱,上海長寧區多所中小學的調查問卷中,包含諸多與自殺相關的題目。這類問題引發家長們的爭議,有家長認為類似問法不夠妥當。據此前媒體報道稱,該調查問卷的120余道題目中,有近40道與自殺相關,部分問題誘導性強,內容偏負面。部分學生家長表示并不知道問卷內容。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向學校方面了解情況,目前還在處理過程中,之后會有一個完整的處理意見。11月19日,長寧區教育局回應,稱已要求停止調查問卷工作。
截至11月25日16時,教育大數據輿情監測分析#上海涉事學?;貞W問卷涉大量自殺內容#引發1.1億閱讀和7179討論;#官方回應上海中小學問卷涉自殺內容#閱讀4985.5萬,討論1711;#官方通報中小學問卷涉自殺話題#閱讀2677.6萬,討論851。
大量網友認為該問卷對孩子影響極大。網友評論:“看的有點害怕 感覺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都在誘導孩子自殺該怎么做 該怎么處理 該怎么善后 可怕”“看得觸目驚心。這些題目都是有指向性的(自殺前中后),答案卻沒有“不想自殺”這個選項。人家根本沒想自殺,為啥要填這些問卷。”“心理測試這么赤裸裸?還調查問卷做什么?一個個逼問得了,這一個個詞真的聽起來不舒服,不想自殺都被帶偏了”“這種測試是針對已出現明顯心理問題的人吧,或者說針對病人。給普通中小學生做是什么意思。連我這個大人都不想做這樣的問卷”“正大光明誘導孩子自殺,很可怕”“份問卷的問題哪怕是給一個評估有自殺傾向的患者去做,也要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來完成,更何況是四五年級的小學生?”“調查問卷的內容對標的應是患了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把這類問卷發給小學生,那就瞎扯了。”
部分網友質疑出題人及審核人的專業性。網友評論:“這是誰出的題?99%的家長都覺得這些題有嚴重負面誘導傾向,有宣揚恐bu主義的嫌疑,必須嚴肅處理出題者,至于某些把關不嚴的部門和個人也必須問責。”“是誰開展的這項問卷調查? 真實目的是什么?”“這是心理咨詢師做的測量問卷嗎?這種主觀意識強的問卷怎么會是專業人做的?心理測量問卷應該是基于潛意識、人格測試導出測量者是否屬于抑郁質傾向,而不是用主觀排他法來進行測量。而且16歲之前有專業兒童測量問卷,也需要專業機構進行測試,真的瞎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是件很嚴肅很強調科學性的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相關經辦人專業性不強、審核把關不嚴,值得反思”“壓根就是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公司的蠢材拼湊出來的荒唐問卷調查,騙錢或者套關系的,滿滿的套路”“心理師資質誰來監管?這種心理師是從哪里獲得本科何專業資質的?受什么利益驅使做出這樣誘導性的問卷,還是給中小學生?是誰的課題嗎?誰會獲益?有沒有經過倫理審查?審查機構是誰?”“實在無法相信這個問卷中間有那么多環節那么多部門中間居然沒人發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從編制到審核批準上傳,哪怕有一個環節認真履職了都不會出這事”。
部分網友認為教育局的通報不具有說服力。網友評論:“大寫的‘糊弄你們’”“這領導心里想著,別揪著不放,我們可是教育局”“做領導的真舒服 出事了 一句道歉或隨便推個背鍋萬事大吉”“僅僅是停止和把關不嚴嗎?已經造成的嚴重后果怎么處理??”“誰批準這個問卷調查的?負責人是誰,說的又像什么都沒說??!”“很多相關部門都是尸位素餐,出事了就來道歉,還是沒有懲處機制。”“對這些孩子呢?是不是欠一個心理疏導?你們一句把關不嚴就草草收場了? 留下可怕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里萌芽嗎?”“這不是審核不嚴,這是不干好事。必須嚴懲!開除!”“沒有負責人出來道歉賠償”“事不大,但反映出的相關部門的不負責任和敷衍了事的做事態度卻令人發指!納稅人到底是養了一群什么東西?”“‘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防微杜漸,杜絕再次’就跟‘我錯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一模一樣”。
還有網友表示出發點是好的但需改進。網友評論:“出發點是好的,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別一下子定論,提前干預總比事后出事的好。”“出發點是希望更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但細節把握還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做的更好”“教育局出發點是好的,都是希望保護我們祖國的花朵,后期老師家長及時跟進心理教育、溝通,呵護好學生的身體健康,引以為戒吧。”“要看到調查問卷的初衷是什么,現在社會教育內卷,小朋友們壓力滿負荷,及時掌握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關鍵所在,但是過程還是需要更加嚴謹一點……”“初衷很好,不過涉及到未成年人特別是小朋友,還是要專業細心,多考慮一點。”
11月18日下午,有網傳消息稱,上海長寧區多所中小學的調查問卷中,包含諸多與自殺相關的題目。這類問題引發家長們的爭議,有家長認為類似問法不夠妥當。據此前媒體報道稱,該調查問卷的120余道題目中,有近40道與自殺相關,部分問題誘導性強,內容偏負面。部分學生家長表示并不知道問卷內容。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向學校方面了解情況,目前還在處理過程中,之后會有一個完整的處理意見。11月19日,長寧區教育局回應,稱已要求停止調查問卷工作。
截至11月25日16時,教育大數據輿情監測分析#上海涉事學?;貞W問卷涉大量自殺內容#引發1.1億閱讀和7179討論;#官方回應上海中小學問卷涉自殺內容#閱讀4985.5萬,討論1711;#官方通報中小學問卷涉自殺話題#閱讀2677.6萬,討論851。
大量網友認為該問卷對孩子影響極大。網友評論:“看的有點害怕 感覺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都在誘導孩子自殺該怎么做 該怎么處理 該怎么善后 可怕”“看得觸目驚心。這些題目都是有指向性的(自殺前中后),答案卻沒有“不想自殺”這個選項。人家根本沒想自殺,為啥要填這些問卷。”“心理測試這么赤裸裸?還調查問卷做什么?一個個逼問得了,這一個個詞真的聽起來不舒服,不想自殺都被帶偏了”“這種測試是針對已出現明顯心理問題的人吧,或者說針對病人。給普通中小學生做是什么意思。連我這個大人都不想做這樣的問卷”“正大光明誘導孩子自殺,很可怕”“份問卷的問題哪怕是給一個評估有自殺傾向的患者去做,也要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來完成,更何況是四五年級的小學生?”“調查問卷的內容對標的應是患了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把這類問卷發給小學生,那就瞎扯了。”
部分網友質疑出題人及審核人的專業性。網友評論:“這是誰出的題?99%的家長都覺得這些題有嚴重負面誘導傾向,有宣揚恐bu主義的嫌疑,必須嚴肅處理出題者,至于某些把關不嚴的部門和個人也必須問責。”“是誰開展的這項問卷調查? 真實目的是什么?”“這是心理咨詢師做的測量問卷嗎?這種主觀意識強的問卷怎么會是專業人做的?心理測量問卷應該是基于潛意識、人格測試導出測量者是否屬于抑郁質傾向,而不是用主觀排他法來進行測量。而且16歲之前有專業兒童測量問卷,也需要專業機構進行測試,真的瞎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是件很嚴肅很強調科學性的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相關經辦人專業性不強、審核把關不嚴,值得反思”“壓根就是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公司的蠢材拼湊出來的荒唐問卷調查,騙錢或者套關系的,滿滿的套路”“心理師資質誰來監管?這種心理師是從哪里獲得本科何專業資質的?受什么利益驅使做出這樣誘導性的問卷,還是給中小學生?是誰的課題嗎?誰會獲益?有沒有經過倫理審查?審查機構是誰?”“實在無法相信這個問卷中間有那么多環節那么多部門中間居然沒人發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從編制到審核批準上傳,哪怕有一個環節認真履職了都不會出這事”。
部分網友認為教育局的通報不具有說服力。網友評論:“大寫的‘糊弄你們’”“這領導心里想著,別揪著不放,我們可是教育局”“做領導的真舒服 出事了 一句道歉或隨便推個背鍋萬事大吉”“僅僅是停止和把關不嚴嗎?已經造成的嚴重后果怎么處理??”“誰批準這個問卷調查的?負責人是誰,說的又像什么都沒說??!”“很多相關部門都是尸位素餐,出事了就來道歉,還是沒有懲處機制。”“對這些孩子呢?是不是欠一個心理疏導?你們一句把關不嚴就草草收場了? 留下可怕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里萌芽嗎?”“這不是審核不嚴,這是不干好事。必須嚴懲!開除!”“沒有負責人出來道歉賠償”“事不大,但反映出的相關部門的不負責任和敷衍了事的做事態度卻令人發指!納稅人到底是養了一群什么東西?”“‘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防微杜漸,杜絕再次’就跟‘我錯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一模一樣”。
還有網友表示出發點是好的但需改進。網友評論:“出發點是好的,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別一下子定論,提前干預總比事后出事的好。”“出發點是希望更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但細節把握還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做的更好”“教育局出發點是好的,都是希望保護我們祖國的花朵,后期老師家長及時跟進心理教育、溝通,呵護好學生的身體健康,引以為戒吧。”“要看到調查問卷的初衷是什么,現在社會教育內卷,小朋友們壓力滿負荷,及時掌握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關鍵所在,但是過程還是需要更加嚴謹一點……”“初衷很好,不過涉及到未成年人特別是小朋友,還是要專業細心,多考慮一點。”